三星电子CEO:半导体业务受冲击是暂时的,AI是核心战略!【马哥教育新闻快报347期】

各位小伙伴下午好,今天是2019年1月10日,这里是马哥教育新闻快报347期。

本期重点关注: 三星电子CEO:半导体业务受冲击是暂时的,AI是核心战略

【快报内容】

1. 三星电子CEO:半导体业务受冲击是暂时的,AI是核心战略

三星电子首席执行官周二表示,该公司的半导体业务受冲击只是暂时的,将很快会复苏。而且,他还表示,AI 是三星的核心战略。

  受冲击只是暂时的

  “我们所做的业务并非与全球经济无关。如你所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经济问题,三星别无选择,只能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三星电子首席执行官兼消费电子产品部门负责人金贤淑(Kim Hyun-suk)在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说。

  三星表示,它在 2018 年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为 10.8 万亿韩元(96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 28.7%,销售额为 59 万亿韩元(520 亿美元),同比下降了 10.58%。

  这是该公司自 2017 年第一季度公布 9.9 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以来,第一次公布低于 14 万亿韩元的季度营业利润。

  得益于爆炸性增长的全球芯片需求,三星在 2017 年和 2018 年享受了半导体的超级周期,但全球经济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打击了该公司的芯片业务。

  不过,他强调,三星将很快开始复苏,因为该公司有能力克服这些困难。

  “为什么我一直为三星感到骄傲,以及为什么三星能够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是因为三星有潜力克服这些困难。人们预计三星的利润将从 2019 年下半年开始上升,我也希望如此。”

  机器人平台

  在正在进行的 CES 展会上,三星发布了其机器人平台 Samsung Bot,并因此登上了头条新闻。

  金说,在 2019 年内,三星将在市场上推出几款机器人。

  金说:“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出售我们的某些机器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可以用机器人来管理他们的健康事务。我认为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广泛使用,而这项业务也将以人工智能为中心。”

  作为三星消费电子业务的领导者,金还强调,该公司将与全球 IT 公司合作,扩大它的以人工智能(AI)技术为重点的生态系统,以保持对该行业的强大把控力。

  金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全球公司采用 Bixby 语音助手,三星以其 AI 平台 Bixby 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强大。

  “与我们两年前推出 Bixby 的时候相比,Bixby 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由于许多公司要求加入我们的生态系统,我确信 Bixby 生态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金在与记者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在全球消费电子展期间,三星宣布谷歌 Assistant 和亚马逊 Alex 将出现在它的智能电视中。

  “我已经强调过,三星的人工智能平台 Bixby 将成为一个强大的 AI 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语音助手。正如三星与亚马逊和谷歌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合作所表明的那样,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加入我们的平台。”

  有人担心,如果三星继续扩大与亚马逊或谷歌等知名 IT 公司的合作,三星将很难扩大其 Bixby 生态系统。因为这些公司展示了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

  然而,金说,三星与这些 IT 公司合作并不是因为它的 Bixby 表现不如亚马逊或谷歌的 AI 平台。

  “三星与它们在平等地位上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在扩大我们的生态系统,它们也在扩大它们的生态系统。毕竟,我们的生态系统将会越变越大。”金说。

  核心战略是人工智能

  金还说,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们的核心战略是人工智能。虽然我们一直在谈论设备的连通性或第五代(5G)网络是我们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们都是从 AI 开始的。”金说。

  金解释说,如果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三星就无法推出 8K 电视。

  “即使是三星的 8K 电视也不可能在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情况下进入市场。要制作一台 8K 分辨率的电视,我们需要两项核心技术。第一个是显示面板技术,要能够呈现 8K 的内容。另一个是用于将视频内容提升到 8K 分辨率的处理引擎。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开发这项技术,如果不使用人工智能,这是不可能做到的。”金说。

  他说,三星还可能推出其机器人平台 Samsung Bot,因为它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人工智能技术来从事机器人业务。

  “要做机器人业务,最重要的是创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平台。由于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因此我们推出了机器人平台。”金说。

  金表示,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三星也需要生产适应这些变化的产品。

  “年轻一代已经成为主要的消费者,更加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促使我们生产新的产品。我们将有机会宣布与这些生活环境变化相匹配的新产品。在将于 2 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厨卫产业展(KBIS)上,我们将推出新的生活方式产品。”他说。

2. 官宣!张小龙史上最长演讲 4小时3万字完整版回应微信的一切

腾讯科技讯,1 月 9 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 2019 微信公开课 PRO 的微信之夜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做了他自己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演讲,回顾了微信成长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微信未来的展望。

  以下为张小龙史上最长演讲完整版:

  刚刚我们在下面看了一下这些吐槽(“微信之夜吐槽版”开场视频),非常好,因为我每天都在听到这样的声音,都已经习惯了。我觉得在中国来说,每天都有 5 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 1 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

  每年我们公关同学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我总是说我还没有确定好,我还是要想一想,后来我跟他们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我要来的话,能不能把我的时间放到更加晚一点的时间,因为我特别希望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状态跟大家做交流。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有的时候我确实觉得这个更多像一个行为艺术,因为你很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面表达清楚让别人知道。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擅长演讲,我觉得演讲是一个技术活,是挺专业的事情,我挺尊重专业的。在演讲方面我是业余的。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更多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特别是今年这样一个时间点,我觉得很特别,如果是去年的话,大家都会说“七年之痒”,我只能总结怎么样“痒”的。今年是 8 年,在今年 8 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 10 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 APP 有 10 亿 DAU 的数量级,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 7.0 版本,当然又有 5 亿人吐槽,有 1 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 8 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看懂了举一下手让我看一下。

  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知音,有 10% 的人举手了。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 亿用户有 10 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 APP 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关于设计原则

  有一个朋友说,在互联网界,微信就是一个异类。所谓异类,就是和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我其实很惊讶,也很自豪。

  自豪的是,做异类是表示你与众不同,那就是很优秀了。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 APP 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 logo 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坚持。

  这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在晚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

  现在,微信到了 10 亿的 DAU,在这样的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从微信的起源、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到底我们在想什么。

  其实有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说它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当我们在用苹果手机,我们会研究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好的产品出来?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 Rams 总结过好的设计的十个原则,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一个人。

  我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下,大家可以对照微信来思考一下,会很有意思。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其实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设计替换为通用的产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你做出这样的提示,用户就会这样做,那样的提示就那样做。并且本质上,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之所以提到这是个好的设计原则,也是因为我认为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

  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 logo 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而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 KPI 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获取流量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我很感谢自己的经历,从 PC 时代自己一个人做 foxmail,到做 QQ 邮箱,到手机时代做微信,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产品,以至于从骨子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可能因此能直觉上就遵守一些底线吧。

  有一次我问同事一个问题,PC 时代,PV 最大的页面是什么?答案是 IE 浏览器的 404 页面。我问大家,微软为什么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同事们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啊,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广告呢?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放开屏广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 8 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很有意思的是,因为遵循原则,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

  这里让我想到微信 7.0 版本的 UI 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也有很多用户吐槽,觉得非常不习惯。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 10 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 7.0 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 UI 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关于微信的历史

  说完微信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原则,我想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一些历史。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 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比如去过某某寺庙:)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

  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我们把 QQ 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

  我们后来的很多产品,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在里面,比如订阅号、朋友圈。因为在阅读空间里面,我们尝试了各种社交的形式,基于社交的阅读,朋友推荐文章并且可以在下面共同来评论。

  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在邮箱里只是一个分支,所以它能做的用户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做到一定的阶段,也觉得这里差不多走到一个尽头,应该去切换一下方向。

  当 kik 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 kik 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 PC 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 QQ 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 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 5 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 2.0 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超过 10 亿 DAU 的时候,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没有任何的庆祝。大家只是觉得,到 10 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吧。但我自己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是挺多感触的。

  我其实特别庆幸,能伴随这样一款产品走过了过去的八年,并且,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而非职业管理者看待,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所以在微信 8 年这样一个时间点,跟以往的公开课不一样,我更愿意从微信的方方面面,来解释下我们是怎么想的。

  我想,这对大家理解微信这样一个产品会有帮助。

  初心与原动力

  初心,是用熟了的词,我换一种说话,叫“原动力”。

  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由于我对工具产品热爱,我甚至会亲自动手写代码来打造出一个 foxmail 这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制造欲望。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

  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

  对用户来说,我们不能说,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 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当年,当同事问我的时候,我其实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是“一种”的话,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起不到一个 slogan 的作用,也不能让人记下来。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只属于微信的,它是一句独特的话。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当时的思考主要是,微信会取代短信,那么短信时代的市场需求是,众多的服务都要通过短信来触达用户,我们取代了它,也得提供相应的能力来覆盖这个需求。

  但我知道短信、邮件,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跟 Pony 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Pony 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

  所以从公众平台开始,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包括后来的小程序。

  做平台,需要有原动力。否则,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 SP 平台。可能很多人没

  有听说过 SP 平台了。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当时做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要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举例来说,传统的商业,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那么,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当时举例最多的案例,是如何帮助一个盲人,没有技能,也能够找到顾客。他应该有公众号,他的顾客会在关系链里传播这个公众号。所以,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 slogan 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它的公众号,就是它的品牌。并且,品牌是基于关注和认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因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么,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

  后来做小程序,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让作出优秀小程序的人获得回报,这个生态即便能起来一点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今年,我真的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是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他发现有很多个盲人按摩师通过一个小程序找到顾客。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开心,因为这和最初我们反复地举例说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

  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针对两个原动力我展开做一些解释,关于“做最好的工具”。

  坚持着这个原则,我去观察很多业界的产品,会经常觉得有很多事是违背我自己的常识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 APP 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那么应该是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除非是一种娱乐类的内容消费,可能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去看一个连续剧,要花很多时间。但连续剧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集数,来获取用户的时间。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视频软件都有两倍速度播放的功能,很多用户会选择用两倍速看到完整的剧情。这是用户对强硬希望拖延时间的电视剧的一个用脚投票吧。

  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 2000 年左右,当时互联网刚起来,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 PV 量变高。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

  关于时长,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用户的每个人的好友可能越来越多,理论上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随着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 30 分钟左右。当好友少的时候,你会看得更认真一些,更慢一些。当好友多了以后,你会放得更快一些。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 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 24 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笔支付,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这才是最好的工具。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举个例子,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对于这样的能力,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小程序

  说完创造价值,我继续说说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一样,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跟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虽然是做同一种东西,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刚才提到的,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的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其实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个事情。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 APP 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这点,在之前的公开课,我已经详细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网页的体验为什么不好,就像不理解为什么公众号的体验比网页好一样。这里,微信其实用了一些限定性的办法,比如说排版,使得哪怕是一个业余团队,做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在用户端看起来体验都还不错。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 To C 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所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线下行业,已经用小程序来作为它和顾客的一个连接器,并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是特别好的案例。

  因为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在 19 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个是,搜索的直达。

  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 APP 的一个很大不同,APP 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所以我们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我要查一个航班号,是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搜到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这会是我们在未来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但是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 APP 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提供了一种叫模板消息的能力,也会被滥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骚扰用户的动机,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是不太足够。

  最近微信 7.0 版本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它,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时振动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用户可以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对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我们会继续想办法,来强化这一块。但未必是大家想的这种很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游戏

  小游戏做到现在,其实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就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的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的游戏把它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所谓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然后一般的情节用玩这个游戏。

  除了小说我们还有很多的领域,它都是关于创意的。哪怕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可能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智力类型或者是好玩类型的。

  所以它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小块头游戏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说,如果我们再往后一年的话,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少,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反而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 APP 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我希望用这样的一种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是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当然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挺难的,我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种一种梦想的话,很快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经营点,很快把流量耗光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我们对它的一个期望。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关于公众号

  我知道大家特别关心公众号的情况。

  因为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创业,并且看起来好像经过了几年,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当然红利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一个范围。在座有多少在从事公众号的工作?以前说过公众平台不是为你们准备的,但确实公众平台确实被自媒体用得最好的一个领域。虽然不是为大家准备的,但我们其实真的想要很好的服务大家,所以公众号最近其实我们做了特别大的一些变化,包括公众号的改版,也包括在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

  如果我简单回顾一下公众号的历史的话,在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了巨大的粉丝。在当时,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就是最早的公开课里面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阅读量其实 70%、80% 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 20%、30% 是来自于订阅号的。为什么我觉得它特别好?其实它符合一个二八定律,有 20% 的人去挑选信息,有 80% 的人去获益,通过 20% 的人挑选去阅读文章。

  几年下来的话,一个是用户他可能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了,另外一个我们在内容的质量上没有持续性的话,这里与用户的联系确实会有所降低。我们做了一次改版,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有很多公众号会觉得自己的效果反而变差了,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很多。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分析的。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改版怎么改的一个问题。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一下他的阅读方式,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改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用户觉得阅读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当他继续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浏览更方便了。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不是他看到这个文章效率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些内容有没有吸引力。我们自己盘点画像,在内容吸引力方面是我们强化的地方。否则的话,我们不管怎么改变版面,用户不会再这里停留,也不会看它,好的内容才是根本。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相比博客时代,我认为当时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量更大一些。因为我们当时在做 QQ 邮箱的阅读空间,就知道当时有很多博主写的文章很好,现在公众号的博主反而没有当时的博主多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也就是说平台的责任所在,我们应该有一种机制让更多人在这里面产生更多优质的内容。

  最近我们看到,通过一个合议的角度来说打击洗稿是劣币驱逐良币,也会使优质内容越来越少。所以关于怎样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特别大的内容

  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说视频化展现这些内容。所以在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 APP,大家会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所以对于优质内容来说,这里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特别多。对于去年我们发布的 APP 来说,为什么我们会延迟那么多才发布?并且发布看起来没有起到特别大的效果,当时我们想要发布一个 APP,做一种改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文章。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他也可以在里面来写公众号的文章。只不过我们后来没有做到这样一点,并没有通过一个 APP 带动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我觉得我们的方向仍然是,让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创造文章才是。

  另外一个点是关于社交传播,就像我刚才分享的数据,在微信的早期确实是通过分享来阅读的人是大多数,而自己主动去看的反而是少部分,我认为那个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后面我会专门花一个比较长的篇幅来讲关于社交的传播和社交的阅读。

  关于社交

  下面一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点。对我们微信的本源、微信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聊过,所以我这里准备花一点时间聊一下关于“社交”的话题。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当然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自己想象。

  我是这样想象的。

  可能在远古的时候,如果人都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话,他是没有社交的,当人类成为一种群居的动物的时候,原始的社交就产生了。

  人在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不要被排斥,所以人必须跟别人说话。说什么好呢?其实就吹牛B来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为了让别人重视自己说的,必须要一点夸张的色彩。这是我对于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当真。

  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过如此。担心就被排斥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挑选一些很夸张的东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问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后来,我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啊,我说,“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每个人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接受,你说的每一句话,有意无意的,都在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认可。表面上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本质上有可能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你传递出来的人设信号。当然这个只是我自己一种方便我去理解社交的一种想象,它并不一定是一种科学的研究。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比如说你发的每一个内容,其实你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一个这样的人,背后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人设,你想推广自己的人设,是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这样子的。所以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

  从远古开始,你就害怕被社区排斥走,所以你要吹牛逼,你要讲一些很夸张的东西,体现你的重要性。在社交里面体现自己特别的地方,特别的地方就是你把你看到的东西拍成照片发给大家。你看到晚霞,就把它拍的非常夸张,让大家觉得你看到的风景与众不同。或者把自己P得特别漂亮来推广自己的漂亮人设。

  所以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朋友圈为什么鼓励发照片,而不鼓励发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较曲折一点。这个问题我之前解释过。因为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写一段文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这段文字还要表现好自己的人设。但发一张照片,就要轻松很多。

  所以为了帮助他表现他的人设,所以让他选取一个很轻松的工具那就是拍一个照片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少数很清醒的人,会问自己我要推什么样的人设?

  很多年前,我每次发微博,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表现什么?”,大部分情况下,一问到自己这个问题,我就默默的删掉了准备发的文字。当然,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越是短处越要发一个朋友圈来来强化它。它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明大家很认可这一点。

  但这样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

  如果你多发几张旅游的照片,大家会认为你经常在外面旅游,如果你发一些加班的可能被认为是整天都在加班。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子。这只是一个人设推广,它虽然有作用,但是也会过头,你很难表达你的真实状况。

  就像我们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但是你只要发朋友圈说我很开心,大家就认为你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屏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状态。

  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

  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视频动态的原因。以前叫时刻视频。

  关于朋友圈,其实我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说要逃离朋友圈,或者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但事实上这是互联网圈子大家看到的一个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因为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逃离社交,即使你发东西少了,你也会去看他,然后也去互动点赞评论。它本身也是个社交行为。

  可以透露一个数据,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 7.5 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 100 亿次。

  我觉得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国最高效社交工具。它现在每天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的频繁进入。好像用户每天要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社交,他这一天可能并没有出门,并不妨碍他完成社交。即使你可能不发朋友圈,但是你会去看,你通过点赞评论还是会参与到社交里面,就像完成了一个社交任务。

  如果各位在座的产品经理,其实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朋友圈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在用?甚至这些年里,这一批人都已经长大了或者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很多用户的思维或者社交方式在这么多年以来并没有变化。本质上来说,就像我杜撰远古人怎么社交,其实我们人的社交是没有发生改变的,或者说社交的需求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在线上的社交只是线下的社交的一个映射而已。

  在线下在现实里面没有互联网的话,大家要去社交,可能去参加一个饭局,去参加一个聚会,然后可能熟人之间会打打招呼,我说的最主要是熟人的社交。但是这种线下的社交效率是比较低的。因为它要跨越地理和时间才能做到。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朋友圈其实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的场所,其实它不止是一个时间流。我把它比方成一个广场。

  你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从广场走过,然后你看到广场里面你会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那里讨论不同的东西,聊不同的东西,有各自的主题,然后你经过每一个人群,这里面都是你认识的人,并且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参与到任何一个小圈子讨论里面去,并且你会发现每一个小圈子也全部都是你认识的人。

  你可以过去打一个招呼,或者参与一下。然后你转身离开到下一个,再去参与一下,或者不参与,或者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的去点赞就走了。这样的话,当你把朋友圈给看完的时候,那时候你从广场已经逛完了。

  这是特别强调的一个设计,就是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个人或者你参与的一个讨论大家两两之间是相互认识的一个点,这样的一个点不是一对一的讨论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看到A好友发的朋友圈,然后B好友评论了,你一定同时认识A和B,然后你评论的时候是三个人在讨论,他是符合了“三个人以上比单聊更加丰富”的一种社交体验。

  半个小时你已经看到了很多朋友,看到了很多他们讨论的主题,并且也参与了很多个主题的讨论。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当天线上社交的一个任务。这样高效率的一种工具,你当然会觉得很难离开他。

  但是朋友圈也有它的弱点,也是大家谈论的,大家想要逃离他的一个点,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的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实际上我自己在朋友圈刚出来的时候,每天要发十几个照片,到现在我可能几个月发一次。很多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发朋友圈的压力。

  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虽然朋友圈确实在社交方面很高效,但是在自我表达方面会很有压力。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比较勇敢的自我表达。

  但是这里很矛盾,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人表达得很清楚,如果要最没有压力,那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但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是不可能获得朋友的回馈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社交上的回报。他跟人说的话被越多人听到,他的社交回报越大,但是他的压力也会越大。所以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了,他自己觉得压力小了。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设三天可见的东西?朋友之间不会反目?我想简单解释一下。

  作为一个设置里面的开关一般来说用的人是很少的,做产品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人很懒。但这是微信里面最多人用的一个开关,超过 1 亿的人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三天可见是一个用户的强大需求,他希望是这样子的。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朋友圈重新做一次的话,我可能直接让相册变成是私密的。朋友圈和个人相册是可以完全分开的,是两个概念。现在同一个照片放在相册里面可以被当做历史性的挖坟,也可以在朋友圈作为一个动态来展现出来,这只不过是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这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

  所以我们鼓励用户去设置三天可见,希望这样子使得他更加勇敢的去发朋友圈。他不用认为说我发的每一个都是可以被别的朋友很久以后来翻看。

  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他应该有别的一个东西来展现自己的。比如说他精心准备的一些照片等等,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动态作为个人的历史展示。朋友圈更多的希望它代表了一种他的动态。

  所以刚才说到这一点,其实也延伸出一个问题出来就是视频动态,我刚才说这么多,我相信朋友圈特别强大,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还是离不开朋友圈的,因为还没有出现一个比它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对于朋友圈这样一种高压力的社交工具,可能并不代表未来的趋势。未来大家都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工具。这就是我后面要提到的视频动态或者是时刻视频。

  其实视频动态来说,很多人说微信要大力来做视频了,我并不认同,微信怎么可能去做某一种技术领域的事情呢?视频只是一个技术,微信要做的是通讯社交的事情,所以视频对于微信来说只是一个载体,微信要做的是在这一块来说希望做社交。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的模式,解决上面说的弊端。

  如果说做视频的话,视频在微信里面一直都有,并且每天朋友圈里面的视频量还挺大的,一直在增长。

  所以视频动态就像前面解释的,更多的是瞄准一个怎么样能够很轻松的去表达自己,并且用轻松的方式参与到社交里面去,视频只是一个技术的载体。如果没有视频,也会考虑用照片。

  我接着回到朋友圈这里,我以前提到过 twitter 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其实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

  我记得在腾讯公司做微博的年代,大家会想,输入框提示什么。好像是“你在想什么”。

  为什么是你在想什么,而不是你在做什么?

  那是因为 twitter 诞生于 PC 时代,你用 PC 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在敲键盘。

  但是微信诞生在手机时代,所以微信一直是只为移动互联网服务。

  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说我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你可能走在路上,你可以拍一个照,这是你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只能记录“我在想什么”。

  因为微信是一个手机 APP,它是跟着你走的,它并不是一个电脑放在那里,你只能去看它。所以在电脑上不会有摇一摇,在微信里面会有摇一摇这样的东西,因为你是摇不动一个电脑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手机端的 APP 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的,我走在路上看到什么拍了一个照片发出去了。在电脑面前是我在做什么?我在整理我的照片,把昨天的照片发到电脑里面去,所以这是有很大的本质的不同。

  所以很早以前我说过一句话说,人是环境的一个反应器,就你遇到什么的环境,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出来。

  你坐在电脑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或者说你看到电脑里面的信息内容就是你的环境,所以你在电脑前输入的东西是你看了一篇文章,或者看了电脑里面别的一些内容,然后你对它做出一个反应,说我认为是什么样的。

  但是你拿着手机,你走在任何地方,你的环境是真实的环境,你的反应会是对真实环境的一个反应。这个时候你的记录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你不是在回忆,而是你在经历。

  也就是说你同样发一个信息,如果你发到电脑里面类似于微博类的东西,你可能在回忆,你在记录或者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是你在手机里面发,你可能是实时的,是在亲身经历的一个东西。

  所以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在电脑前做不到的。坐在电脑前,你只能把以前拍的照片整理出来再发出来。所以很多从 PC 时代过来的应用,迁移到手机时代,基本的逻辑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说到记录的话,记录真实世界,我认为这一个理想特别好,但是他很不现实。因为记录或者拍一个视频,并不是一个用户真正的需求。不信大家看一下自己手机上有多少个视频就知道了。如果没有分享的目的,你是不会去拍一个视频的,即使你拍了很多照片,其实你也不会再看了。而往往是有了微信之后,你要分享给别人你才会拍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记录或者是拍摄本身并不是一个需求。

  所以假设我们要做一个 APP,这个 APP 的目的是说记录我的人生或者是记录真实的世界,这个 APP 是做不起来的。拍摄不管是照片还是其他,首先是因为你会去分享而有意义而有需要。微信是有分享的能力的,所以微信不会做一个视频记录,每个人来记录自己的视频,然后只有自己看到。微信也不会做一个视频相册放在那个地方让别人来看到,因为那样的话,你只会一年里面挑最好看的三个视频放在那里,那是用来装饰你的,它不是一个记录。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来看到。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应该类似于朋友圈的,如果类似于朋友圈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个东西了。

  当然现在的视频动态是第一个版本或者我们叫做 0.1 版本,大家可能还体会不到这一点,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就像对待小程序一样,特别有耐心去培育用户的这个习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拍视频来记录世界的习惯。

  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培育用户或者是改变用户的习惯,我们有的能力是通过一种社交化的设计,使得他拍这些视频的时候能够获得他参与社交的好处或者是回报。

  我们希望这里的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这里提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美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细留心一下,你在拍完一个视频动态底下的按钮不叫“完成”、不叫“发表”,不叫发表,而是“就这样”。

  就这样包含了一个含义是,这个视频可能并不好看,但是就这样了,我就发了。这就是很真实的。然后我们为了让你能够勇敢发的,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这个视频,必须要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来减少你发一下“就这样”视频的压力。然后跟他说了,他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子的,前面我发现他真的乱七八糟拍了,一点也不装饰自己,很真实拍出了很多,我看得也会觉得很爽。因为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但是我不可能跟每个用户去说你要这样来拍,所以对于产品来说,最终的走向是会让一个用户在压力最大的情况底下能够很自由去拍一些东西去记录他自己或者他周围的世界。同时它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就目前来说动力是不太足够的,所以我相信在座各位也不怎么频繁去拍,但是让大家有动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给大家发一个红包大家就会拍了,但这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让朋友看到你会拍了,这是可能的。

  所以后续我们会在这里一点一点做版本的升级,我们会尝试不同的路径,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它是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很传统的社交的地方,就是我们每个人在里面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当然这里我希望每个人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同样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也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不断去打磨它,因为这样一个拍摄记录世界,这样一个动机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习惯,这里是需要花一些时间耐心地去慢慢推进的。

  但是我们对此为什么会有耐心?就像小程序一样,小程序我们会给它两三年的时间里面让它变成一个生态,对这样一个功能当然不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能会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不断去打磨它,去尝试。因为我们确实觉得虽然用户现在没有这个习惯,将来视频的交流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取代照片的发送,变成更多被采用的载体。因为很简单,因为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比照片大的多。我知道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我举了这个例子,我前天给另外一个同事的视频点赞了,然后他就截屏发到朋友圈说小龙居然给我这样的视频点赞了,他只是拍了一个十字路口的灯光隧道,我通过他的视频看到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你就会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可能会为了让我给他点赞拍更多更美丽的视频,说明我们的产品这一点还没有做到位。这里面的引导我们会继续尝试去引导用户真的能够某一天很轻松自如拿起手机来就可以记录周边真实的世界。

  我觉得一个好的产品不需要费口舌解释,我解释了这么多,说明我们做得不够好。

  关于阅读

  接下来我想讲一下阅读。很多年以前我在饭否写过一句话,因为当年刚花了好长时间在 QQ 邮箱的阅读空间里面,“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

  因为阅读要大众其实挺困难的。

  比如之前我们在邮箱那里尝试的一个并没有获得大众化的阅读产品。只有一小撮人在那里用得很好。

  当时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头一天的运营数据。第二件事情就是打开阅读空间,开始看文章,看朋友推荐的那些文章。后来这些想法其实是用在朋友圈里面了。朋友圈里面从第一个版本开始就可以推荐文章进来。

  但是朋友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化的环境,是一个对自我人设进行强化的一个地方。而阅读只是朋友圈的一个辅助性的副产品。

  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事实上这几年下来,朋友圈的分享的文章阅读率确实在下降。因为当一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内容越来越多,他反而会跳过那些文章,去关注一下朋友们真实生活里面的照片。他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就像在订阅号里面,我们其实在不停地改版。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矛盾,我们推了一个文章,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这个推送但并没有有时间去看这些文章,那么他只能继续把红点消掉,然后就退出来了。

  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之外,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一个圈子,一个不是为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这就是看一看。

  对于看一看,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

  我们团队同时在做两个方向的尝试。

  机器推荐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效果不太好。我跟团队说,要么你们降低内容的底线,要么你们认命做一个小众的严肃阅读产品。

  并且,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如果从 KPI 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 KPI 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

  而人类进化而来的社交体系,其实是一个具有纠错功能的复杂体系。如果你走偏了,会有人把你拉回来。

  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我自己这些年来看的书,没有一本书是主动找的,基本都是受朋友的影响。我也经常给一些朋友推荐书,推荐的效果往往会比他们自己去找书要好很多倍。就像如果很多人都说一个电影好,你一般都会想去看。这就是从众心理。因为你不去看可能就会落伍了。

  所以本质上,很难说什么内容是更好的。比如电影,你可能对这一类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朋友推荐你就会去看。

  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阅读的大众化阅读产品,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但本质上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做阅读,而是每一个人在帮助其他人阅读,它是一种社交性的阅读。我们的好看功能上线,跟之前看一看的机器推荐比起来,数据增长得特别快,明显看到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兴趣更大。

  这里也会有一些我们要去跨越的障碍。既然它是一个社交阅读,它就不可避免的会打上社交的烙印,就是你可能会推荐一些强化你的人设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单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你认为特别好的东西。

  好看本身跟朋友圈也是一个区隔化。

  朋友圈有篇文章,如果十个好友转了,你会看到十条信息。很重复,也没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好看里面就可以。这里面可优化空间特别大,包括大家在好看里面看到的,它还是一个很粗糙的一个式样。

  有些人会担心会不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屏蔽掉很多跟自己兴趣不一样的好友等等。

  我并不担心这样的问题。

  第一是你不愿意去屏蔽人或者分组。

  第二,即使你不愿意看这个人的内容,跟你的兴趣不一样,你也会关注这个人在看什么,所以大部分人会留着,你不会去屏蔽他。也许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我只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特别是对于微信这样一个产品来说,关系链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你观察社会各个阶层,他们都在看什么想什么的一个特别好的窗口。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兴趣的差异化会带来困扰,相反,反而有丰富大家眼界的作用。

  因为朋友的兴趣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来推荐,你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它。因为朋友推荐了,也许你会看一下,也许会引起你的兴趣。你的朋友越多越复杂,这个面是越广泛。其实是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个方式。

  所以好看也是我们下一年的发力重点。我们希望卷入几亿用户,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将阅读变成一个日常的事情。

  关于信息流

  信息流,我记得上一次的公开课,我讲了“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之后,很多人又会产生一些误会。

  好像我每一次公开课都要来解释上一次公开课的意思?

  我之所以这样说当然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大家说的我所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而是我不喜欢业界很多人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一些内容往下滑就是信息流,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标签化。

  在手机里面看东西,手机屏幕很窄,你只能往下滑是最快的,但是不能因此说这样的东西贴一个标签就是信息流。这样的一种认知是特别简单的一种认知。

  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展示方式。就像一个邮箱里面有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垃圾箱等等,这样就是一个信息流的话,没有本质的变化,而它只是把几个文件夹里面的信息放到一个文件里面显示而已。

  而我们的订阅号,我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按照订阅的顺序展现的一种方式。它只是信息排列的一个展示而已。

  这里我并不想用一些标签来定义这是什么东西。因为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就像我们现在做一个视频动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做了一个视频功能,而是我们做了一种让用户去拍摄和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这个功能是什么样的载体?所以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用一个什么样合理的方式来展现信息。

  关于 AI

  关于 AI,想来讲一点我的看法,AI 在过去几年特别火。我们也特别重视 AI 这一项技术,就像大家现在在视频动态里面拍一个视频,你会看到有 AI 匹配的一些配乐,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配乐挺智能的,因为确实跟它拍的东西能够识别出来并且是比较吻合的。

  我并不觉得这种 AI 识别的吻合是特别好的,所以我也跟团队说我们这里要出现随机的东西。当你拍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你拍一条马路,你并不是非要一条关于马路的歌曲,不然就很死板了。人是有想象力的,当你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就会想象到另外一种意象。

  微信投入了很多精力来做 AI。大家以为微信里面的语音识别是第三方来做的,其实它是微信内部语音识别的团队在长达好几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在做的工作,并且每天在优化它识别的准确率。所以到今天,大家会觉得这里面识别率越来越高了。当我们投入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 AI 这一块还并没有特别大的关注。所以说,我们并不会去跟风来做一个 AI,而是说,AI 是要落地到我们实际的一个功能或者是场景里面去的。

  所以对于A.I.来说,其实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是特别认同它。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好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AI 应该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语音识别一样。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人工智能的老师还跟我说,我们的有生之年看不到 AI 战胜人类。因为当时上一门课,叫模式识别,自己还写程序来识别图像上的物体是什么物体。觉得这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当 AlphaGO 战胜了人类棋手,我当时也特别震惊。当 AI 被用到我们产品里面的时候,我就在思考 AI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看过一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一个总结特别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举个例子,将来医生会被 AI“医生”取代掉。为什么会取代掉?因为 AI 的“医生”连到云端可以知道所有的病例和所有的数据,所以他对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这一件事情,一定会比人类的医生厉害很多。确实是这样,一个人类的医生,不管他读过多少年书或者治过多少病人,他没有办法跟云端巨大的数据对比的。

  并且就像下围棋一样,阿尔法狗下围棋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下或者他为什么这样下,AI“医生”建议你要吃什么药,你是没有办法挑战它的,你只能遵守它,它让你吃什么药你就吃什么药品。这个时候我们对它的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知道,或者说你认为它是我们的工具,相反我们可能变成一个它的工具。如果它是坏的话,或者机器突然出了一个故障的话,某一天云端里面下一个指令,让所有 AI“医生”给所有人吃某一种很致命的药,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利用这样一种 AI 来做某一些工具,这种工具他可以指挥人的话,那么它超出了之前传统的工具的含义。我们会思考,传统说的工具,是人来驾驭工具。但是当 AI 很强大以后,AI 可能是可以驾驭人的。就像 AI“医生”一样。AI“医生”决定你要吃什么药,那么别的 AI“导师”会告诉你要看什么书,要做什么运动,甚至要跟谁交朋友,跟谁结婚等等。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我前不久看了一个报道很有意思,说苹果是怎么看待工具的?报道是说,乔布斯跟别人介绍什么是电脑的时候说了一番话,他说因为当时很多人不知道 PC 电脑是什么?他说就像自己的车一样,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是跑得最快的,比如是猎豹,当我们有了自行车,自行车可以比那种动物跑得更快。这种工具扩展了人类的某一种能力,使我们通过这个工具变得更强大,PC 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也是一个工具,它可以使人类变得更强大一些。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人去驾驭工具然后让会变得更强大。

  但是对于 AI 带来的工具或者是 AI 工具本身,就像我们说的 AI“医生”一样,它可以决定你要吃什么样的药,甚至可以让你说要做什么样的运动才会对身体更健康。如果这个 AI“医生”支持面更大一点,甚至可以告诉你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东西是很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你会想,这种工具超出了传统工具的范围,它变成了一种可以驾驭人的工具。

  今年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可能有一些人知道,我们都知道谷歌的 AI 技术特别厉害,但是他的员工联名来反对用这一项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最终谷歌妥协了,不会把这样一个 AI 的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作为谷歌的员工来说,他也会思考这一项技术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地方不可以用。作为驾驭人的工具来说,我们会对此保持一定的警惕。

  这个看起来跟我们实际工作没有关系,我只是分享关于 AI 未来的趋势发展,这里面有很多人在预测,我可能只是对未来对 AI 表示担忧的人之一。

  当我在内部提这些的时候,有同事问我,我们的目标难道不是尽可能的获取用户的点击吗?我们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就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要反对公司把这一项技术应用在军方项目一样,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有意义所在的。

  所以我们总是认为用户怎么怎么样,似乎用户是一个陌生的我们不认识的一个人群,然后我们控制他们,施加他们。但是,在微信,我们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们施加于用户身上的,最终也会施加到我们自己身上,有点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到底施加到用户身上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关于善良

  这里就提到关于上次在内部年会里面说的一句话。就是关于善良的,其实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变成一个句子去传播,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不太理性的。

  但其实每一句话都是有一定的场景的。我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所以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用户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不想把他理解为一种道德高地,我强调的善良是理性的。而且,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说明大家都已经很聪明了,大家缺的已经不是聪明了。

  关于支付

  有很多同事说我在公开课里面很少提到微信支付,之所以很少提到,是因为不需要提到,不需要提到往往意味着这一块已经做得特别好了。

  因为只有用户意识不到的是很好的服务,你都不会想到有这个东西的存在,你付款的时候自然把微信掏出去扫一下二维码,润物细无声的才是一个最好的用户产品体验。

  这里要提到了两个大家不知道的点。一个是红包,我们在今年春节期间会上线的一个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是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就像传统里面企业会给大家一些红包封面,然后大家可以用来包红包出去送给朋友。在微信里面我们其实一直没有这样的一种红包封面,这里如果有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可以留意一下,在企业微信里面去申请。

  第二个小变化我们正在做。虽然说微信的红包特别特别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了。所以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一种赤裸裸金钱的交易,只是一个发钱而已,脱离了他情感化的一面,你发一个红包只能凭金额,你发得越大就越有心,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对吧?

  后续我们通过在红包里面添加自己制作的表情等方式,来强化情感的分量和互动的趣味。比如说,你可以自定义一个表情放进去,这样的话你的红包更多体现你真正的心意,而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其实对于支付的话,我们尝试了一个特别好的功能,很多人没有试过,叫亲属卡,知道亲属卡的朋友举手一下,用过亲属卡的举手一下。5% 的人,还不错,大部分人应该是我们内部的同事。

  建议大家去试一下,反正我给我的父母开了亲属卡,体验特别好.不仅仅是他们的体验,我的体验也特别好,当你看到他们每一笔消费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你在尽一份孝心,所以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东西。但我们有很多好东西藏得实在太深了,所以有很多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存在。这是一些小的东西。

  但是我们在微信里面有一些特别大的东西,就是一直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就是我们卡包的能力。我们卡包做了好几年了,一直认为卡和券是很大的品类,是日常要用到一个东西。我们一直想改变一个现状,就是你出门的时候钱包里面还要放那么多卡,当然现在银行卡不需要怎么带的。但是一些线下的店的卡还是要带着,我们的卡包想承载这一块,但是老实说一直还没有做好,所以最近大家在这一块会跃跃欲试,想做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和电子智能做一种自动的关联,变成人与线下消费连接的通道,实现更好的连接。

  关于企业微信

  关于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如果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举个例子,我们可能都会加一些快递员的微信,但可能每次来新来一个快递员,你就加一个新的微信。很多朋友跟我抱怨,加太多陌生人都不敢发朋友圈了。而且当你真的需要找快递员,要寄快递,可能这个人又已经离职了。

  所以这里会出现一个场景。现实中,我们更希望有个人来帮你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去打开一个 APP 或者小程序,因为人更有灵活性,并且服务是更到位的。举个例子,你可以到网上订一个酒店,但如果你要改变日期或者要退订,往往通过 app 就会很麻烦,你需要联系人工客服,这个时候人起的作用是最大的,人的界面也是最友好的。

  这里给我们一个机会,如果一个 4S 店的一个员工,他用企业微信加了你,你可以认为这个人就是你的小程序。当你点进与他的对话界面,因为对方是企业微信的用户,你会看到他的对话界面下是 4S 店的服务菜单,你可以直接在这里使用服务。有点像公众号底下的菜单,但是你也可以跟他直接说话,消息是能及时得到回复的。

  这样的话,下次你要找 4S 店,你可能第一选择是打开跟这个人的对话,而不是要找 4S 店的小程序。这里其实给企业一个机会,企业可以让所有的员工变成一个对外服务的窗口,带着你的小程序到处跑。

  所以这是企业微信将来要做的一个方向,相信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而在这样的方式中,顾客的忠诚度是很高的。

  关于人口红利

  微信到了 10 亿用户的关口,其实我们一直不觉得用户有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或者说人口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的人总是会拿人口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空间。但我并不觉得是这样子的。

  微信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扩大用户数,如果要扩大用户数,我们过去几年早去推广,早一点把 10 亿人都覆盖到就好了。但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我们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因为人口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在过去可能 10 年算一个时代,但我觉得自从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出来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了,也就是说时代的更迭更快了,催生出来的需求也是更快了。在这个时代下,创新才是应对未来的唯一办法。

  所以围绕这种快速变化,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去顾及还有多少人口可以用,而是说我们怎么样能够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所以去找到并且面对未来的需求才是在微信有 10 亿用户这个关口所要做的事情。

  就像在广州的用户,我们最近给广州的用户开通了附近的餐厅入口,是灰度的,在发现里面,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因为去年我在公开课说了微信的一部分是要探索线下的生活,但是这一点有一点曲折,到现在只是灰度的一个现状,目前团队只是拿广州的用户做了一个试点。

  但是类似这样的尝试,我觉得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自己也发现,微信作为一个 APP 来说,它已经承载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并且在承载这么多情况下看起来还那么简单。但是毕竟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觉得微信更多的是围绕微信通过不同的 APP 尝试跟微信有某一种关联的其他一些服务形态。就像微信读书一样的,如果我们把微信读书非要放到微信里面,看起来也可以,但是它作为一个独立 APP,能够独立地去进步,这样反而是更合适的。

  我觉得今天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围绕微信的出发点来说清楚了微信过去是怎么做的。

  所以关于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对于未来,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个时间点来面对微信的未来,因为刚好是 8 年,并且刚好用户已经到达了 10 亿,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团队来说我们就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 8 年新的挑战。但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在用户层面,用户也过去了几年之后,每年用户也在变化,就像刚才我说的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我们要面对新的用户时代新的用户产生的需求。

  不管怎么样,面对这样的需求,以微信做事风格的话,如果我们始终像过去的微信一样,始终瞄准的是做最好的工具,并且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样一个原动力做,我觉得我们再怎么走也不会走得太偏。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经常有时候会回顾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看一下微信这些年改变了什么?其实我们自己也是挺有成就感的。更多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们,你们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有一个不一样是这样的,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是思考做什么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很多团队做这个事情他是不问意义的,他只问我们的 KPI 是什么?但是说老实话微信团队从开始成立到现在从来没有瞄准 KPI 去奋斗过,但是并不妨碍团队能够越做越好。因为就像小程序,如果围绕 KPI 去做,我们不知道怎么制定 KPI,因为它没有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制订它的 KPI,如果围绕一个 KPI,大家可能不会做这个事情。

  对于团队来说,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是我们自己做每个功能、每个服务背后的意义,或者说一个梦想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功能纯粹是为了一个流量来做的,而想不出它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功能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是它的不长远的。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每一块都去想它背后一丝一毫的意义,这是支撑起我们整个团队走到今天一个很强的理由,并且帮助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是产品和功能我们背后所思考的意义。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刚才说过,从个人角度成为人最好的一个工具朋友。从平台角度,建立一个市场,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在墙和鸡蛋之间,似乎总是站在鸡蛋一边。如果你做大了,微信会限制你,如果你刚起步,微信会扶持你。

  所以我们真的很少思考竞争对手这回事。微信也没有竞争对手,不必老是给我们按上各种竞争对手。如果有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组织能力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微信也没有焦虑,不必微信做个什么就说微信又焦虑了。所以不必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微信这里。

  对我自己而言,我特别庆幸,也觉得特别幸运。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能带领团队做出一款十亿级的产品,当然是很大的成就感。但是,我更觉得幸运的是,我可以在过程中,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现在产品中,并成为产品的价值观。这是更难得的事情。

  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团队,因为平时还是以批评为主。并且,很多人也不一定理解我强行灌输的观点。特别感谢他们跟我一起在过去的八年里,将微信建设成为一个影响 10 亿中国人工作生活的全民级产品,并且是一个特别的产品。我为团队的每个人感到骄傲。因为是他们,让我们获得了“微信团队”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是一句电影台词,我想用它来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很多人知道这句话。我经常想的是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我们做的事情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准则。

  谢谢大家!

3. 我们和20位顶级投资人聊了聊:2019年的机遇与残酷,确定和不确定

确定的是这一年会充满挑战,不确定的是人们面对挑战的信心。

  2018 年是艰难的一年。而这种艰难会在 2019 年、乃至更久都持续。

  过去几个月,被反复提及的几个概念包括:移动互联网红利结束、创业黄金时代告终,以及已被高举但尚未达成共识的产业互联网。

  步入下半场,投资机构们对产业互联网定义各异,但“+技术”、到B端寻求效率提升已然成了所有人的共识。新周期之下,流量退场,技术为王。GGV 管理合伙人童士豪甚至断言“未来 5 年中国 toB 领域可以诞生下一个腾讯、阿里”。

  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优胜劣汰的整合在 2019 年仍将继续。对于一级市场的资本们来说,用寒冬形容有失偏颇,更准确的说法是“冰火两重天”。老牌美元基金们早已顺利募到了早期中期乃至后期的弹药,而无数三四年内成立的人民币基金仍将艰难求生。创业者忙着见投资人,投资人忙着见 LP,都想赶在最坏的时间来临前备足余粮。

  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用“收敛”一词形容 2019 年,意为行业化零为整。“很多行业的关键词应该是收敛,有的是收敛开始,有的是收敛加速,有的是收敛基本成型。”无论是 2018 年已经火过的教育、消费,还是被视为“接棒消费互联网”的产业互联网,都将迎来一波整合升级的机会。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说,投资人从“大马路上捡钱夹子的日子”进入到“去地里挖金子的日子”,不但要会挖,还得会打磨。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邓锋说,过去很多投资人是“猎手”,挂得低的水果随便一够就行,现在这种水果没有了,投资人要做 famer,自己种地、栽培。

  关于 2019 年,确定的是它必定充满了挑战。不确定的因素在于,人们面对这种挑战的信心。蓝湖资本管理合伙人胡磊认为,市场不会变得更差,因为”该离场的资金都已离场”。而朱啸虎则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周期向来很短,“泡沫短、寒冬也很短”,“一级市场其实不是特别冷,而且估计明年还会转暖”。

  预判未来从来都是一件风险极高的工作。感谢接受采访的每一位投资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GGV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合伙人杜永波,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创世伙伴创始合伙人周炜,经纬中国合伙人牛立雄,经纬中国合伙人熊飞,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宽带资本合伙人、晨山资本创始合伙人蒋健,顺为资本合伙人赖晓凌,蓝湖资本管理合伙人胡磊,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常斌,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光点资本合伙人符正。

  我们和你们一起,期待未来发生。

  一级市场格局重塑

  基金分化:美元基金弹药充足人民币基金持续低迷

  移动互联网热潮带动的“人民币基金崛起,与美元基金双分天下”的局面,在去年被打破。2018 年前 11 个月,人民币基金募资额超 9000 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46%,而以美元为主的外币基金则同比上涨了 130% 以上,达到 2370 亿。从募资端来看,“这是(人民币基金)若干年来最差的一年。”宽带资本合伙人蒋健说。

  一线老牌美元基金的募资额再创新高——4 月,启明创投宣布募集完成三支新基金,总额 13.9 亿美元;6 月,红杉资本完成 80 亿美元全球基金的第一轮即 60 亿美元的募资;第四季度,晨兴、GGV、顺为等纷纷宣布完成高于 10 亿美元的新基金募集。

  “头部的早期基金都有中期的弹药了。”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告诉 36 氪。募资的局限性将直接传导至投资环节,可以预见的是:弹药充足的美元基金 2019 年将更加积极,而对并不宽绰的人民币基金们来说,“把钱花在刀刃上、只押注能拿到后续融资的可靠项目”成了它们唯一的可行做法。北极光邓锋认为,人民币基金的颓势短期内很难变化。而对于有弹药的美元基金和头部人民币基金来说,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常斌表示,“时刻准备‘掏枪’”将是寒冬里的正确做法。

  顺为资本合伙人赖晓凌告诉 36 氪,大量人民币新基金都是在 2014 年、2015 年成立,到现在为期 3 年的投资期结束了,2018 年成了他们募资的关键一年,却碰上了大规模的“募资难”,这将导致 2019 年人民币投资产生断崖式下跌。“投资人信心受影响,即使手头还有钱,也会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

  美元基金坚挺,而人民币基金抗周期性较弱,是“市场外因、基金年限、投资策略”的共同作用。光点资本合伙人符正告诉 36 氪,境外从私募股权投资到二级市场上市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市场机制,该机制可以帮助基金建立更长的投资周期。赖晓凌表示,美元基金周期长,大部分是机构出资人,未来大概率会延续之前的投资策略,即更多投向创新型创业公司。实际上,重技术的基因从 21 世纪初美元基金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时便已奠定,而产业互联网之下,“技术”的重要性被加倍放大,技术能力与落地能力皆强的项目,可选择的资金面将更大。

  正如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前期阶段,美元基金在中国大规模复制美国模式,投出了“中国版谷歌”百度、“中国版 eBay”淘宝、“中国版 Twitter”微博。那么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初始阶段,已在美国跑通的企业服务、云计算等领域将是美元 VC“狩猎”的重点。

  估值回调:超级头部持平,寒冬不宜抄底

  过去四年里,一级市场项目的平均估值增长了接近 4 倍,千万级的天使轮、千万美金级的A轮项目不在少数,资本迅速堆积在各个热门赛道。但 2018 年集体上市后形成的估值倒挂,让“估值虚高”成为投资人共识。我们判断,2019 年将是估值集中回调的一年。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告诉 36 氪,二级市场对供求关系的变化反应很快,而一级市场的定价惯性导致相对会慢一些。“虽然现在企业价格已经有一些回落,但显然还是相对滞后的。”言下之意,一级市场还将迎来更长时间、更深层次的估值回落。

  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表示,被炒热的 2C 项目估值 2019 年将普遍回调。“寒冬里靠融钱的公司,不如不需要烧钱的公司。”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也认为,明年 VC 整体资金面偏紧,不能造血的行业将资金紧张。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合伙人杜永波表示,人民币基金的泡沫还未完全消退,今明年资产价格将明显回落。

  但对于头部项目来说,估值回调并不适用。一级市场的二八之分已有一九之分的趋势,资金集中向头部聚积,大量基金争抢下头部项目估值会提升。但受累于市场大环境,头部项目可能正负相抵,估值持平。周逵告诉 36 氪,短期波动不会影响投资信心,只会影响市场上某个阶段的供需关系与定价水平。“好公司的价格并不敏感,或价格下降后一两年便可回归,关键在于公司业务是否好。”

  2019 年会出现一级市场“抄底”吗?按照“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市场越恐惧时越应该多出手。但吴世春认为一级市场没有底部,活得久比抄到底更重要。“如果抄到不好的企业,即使后面估值提高,也会死掉。”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认为,不仅不该“抄底”,还应该顺势而为,更加谨慎;弹药充足的 GGV 管理合伙人童士豪则表示 2019 年不会收缩,因为寒冬的项目品质更高,能融到钱的项目实力都不会太差,但也不会大范围“抄底”。

  大环境趋冷、募资端持续紧缩、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等多个因素,构成了 2018 年创投环境的凛冽。站在新年之初,所有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寒冬还将持续多久?

  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常斌告诉 36 氪,最差的时候还没来,但不会太久了——“很多创业者给公司只留了 6 个月现金流”。陈悦天认为,美股也进入下行通道,中美市场资金面都不够好,“局部只会企稳,也不会向好。”

  而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则认为,股价大跌的二级市场可谓寒冬,而一级市场最多是秋天。“中国的互联网周期很短。基本每三年都会经过一个所谓的泡沫期、寒冬期。”他认为低温的状态在今年会明显扭转。蓝湖资本管理合伙人胡磊表示,造成市场低温的原因更多是心态而非资金层面,今年人民币基金的募资规模一定不会比 2018 年更差——因为该离场的资金都已离场了。但创业端是否真的有大的亮点机会出现才是能否提振士气的关键。

  周逵则认为,“寒冬通常是周期性的,既然是周期性的,就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每经历一次寒冬,就又会焕然一新。”

  出海掘金:“低配版中国”市场迎来投资井喷期

  从 2015 年开始,中国基金的海外布局便已展开。国内移动互联网红利期告一段落,但诸如印度、东南亚、南美洲、中东等低配版中国市场,才刚刚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印度、非洲还处在普及智能手机的阶段,华米、OV、传音便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机会,进入当地市场。

  以此类推,过去 10 年里在中国出现的种种机会——OTA、电商、O2O 等,都将在其他新兴市场逐一实现。捕捉海外版“腾讯”、“阿里”正是基金加紧布局出海的原因所在。而这一趋势在 2019 年一级市场寒冬,以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变得更加强烈。

  GGV 纪源资本、红杉资本、戈壁创投等都是较早布局海外的基金,GGV 一半管理合伙人常驻美国,红杉资本在印度设立了子公司,戈壁创投也已进入东南亚市场达 8 年之久。童士豪告诉 36 氪,“大航海时代”整个一级市场都会关注出海,全球化是 VC 的必然趋势。除了中美,GGV 对以东南亚、中南美洲、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有大量押注,投资了东南亚出行公司 Grab、巴西共享出行公司 Yellow 等。将中国验证过的模式复制到全球各地,可以网罗住一批移动互联网企业。

  曹毅表示,2019 年将以深度优先,适当增加广度,即在深扎行业的基础上,拓宽 sourcing 的地域,实现项目“全球+”。源码为此投资了如印度小额贷款平台 Krazybee、东南亚移动支付公司 Bluepay、“印度版今日头条”Rozbuzz 这样的出海企业。赖晓凌也明确告诉 36 氪,2019 年除了在中国保持活跃投资以外,顺为还会加大在海外市场的投资,包括印度、东南亚等。

  能存活的基金只有两种:全赛道型的头部 vs 单一领域的专家

  2018 年初,随着区块链概念的爆火,一大批 Token Fund 随之而生,它们模仿传统 VC 投资区块链项目,以此获利。但随着数字货币市场逐渐冷却,超过一半的 Token Fund 都面临着关门之忧。一方面源于不理性资本对风口的逐利,一方面则是区块链技术还未完全落地,缺乏大规模资本化的基础。

  “我非常反对以某一种技术为主题来做一家基金,比如区块链、AR、VR 基金等。”邓锋告诉 36 氪,押注单一技术风险过大,有违基金运营分散风险的原则。韩彦和创世伙伴创始合伙人周炜也表示,看好离商业应用指日可待的技术公司,而不是停留在概念阶段。

  多主题、多赛道、多阶段布局是未来机构的更常见形式。“机构化是基金跨越周期的必经之路,机构化可以让组织在数据、算法、算力上不断迭代。”在曹毅看来,源码的“三横九纵”投资地图将广度和深度结合,有利于降低风险。而未来,基金天使化、天使 VC 化的趋势互相渗透,布局全链条的基金更能确保没有遗漏,时刻都掌握机会入局。

  “机构化是基金跨越周期的必经之路,机构化可以让组织在数据、算法、算力上不断迭代。”在曹毅看来,源码的“三横九纵”投资地图将广度和深度结合,有利于降低风险。

  但押注单一赛道仍然有机会,杜永波告诉 36 氪,早期基金采用赛道式打法较好,只要赛道成长起来,基金整体回报可观,但前提是对大势判断精准,若判断失误,就会错过一个时代。未来可以存活的基金只有两种:“要么全赛道型的头部基金,要么某一领域极为精专的基金。”

  Pre-IPO 投资锐减:套利型资本消亡

  2018 下半年,一众新经济企业赴美、赴港上市,但投资人期待中的回报收割并没有出现。紧随其后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直接把“项目估值虚高”的残酷现实摆在了投资人面前。许多中后期投资人虽然投中了明星案子,但因为进入时机较晚,且项目估值很高,IPO 后市值低于 Pre-IPO 轮估值成为常态,基金根本无法从 IPO 中赚钱。

  这背后,一方面是一级市场持续火热拔高了项目估值,另一方面则是 2018 年二级市场的普遍低迷——A股三大股指跌超 20%,港股跌超 10%,美股创下 10 年最大跌幅。更深层次来看,一级市场的估值体系在二级市场并不受用,后者仍是偏传统企业的定价模型,新经济企业备受追捧的商业模式创新、烧钱补贴带来的企业扩张,在二级市场无法获得完全认可。

  赖晓凌告诉 36 氪,2019 年 Pre-IPO 阶段投资将大量减少,甚至也会影响到成长期投资。“估值得到修正之下,套利型资本基本消亡。”

  胡磊则强调,2018 年是分水岭的一年,“过去独角兽几乎不会失败,而未来1-2 年独角兽失败、或者最后1-2 轮的投资人在独角兽项目上不赚钱的案例会反复出现”,作为对之前过渡追求增长和估值的市场修正”。

  成长期盈利空间缩小,也倒逼基金普遍向更早期布局。今年中,2000 亿体量的红杉就将种子基金单列,全面发力天使投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资金流紧张的 2019 年,头部项目将成为资本争夺的重点战区,越晚进入的基金,只能以高估值吸引创始团队,但如果二级市场不买单,成长期的重金砸入存在巨大风险。

  热过的行业会怎样?

  教育:素质教育替代 K12  “+技术”更好拿钱

  2018 上半年还在刷新融资纪录的教育行业,在年中监管政策发布和落地后,迎来了一轮洗牌。经纬中国合伙人牛立雄告诉 36 氪,教育受大环境牵连,再叠加连续的监管政策,影响了部分投资人的信心,但在线教育的浪潮刚开始不久,未来依然会高速增长,营销,供给,技术都将为之赋能。进入 2019 年,投资人对这个“抗周期的黄金赛道”不改乐观态度,但前面却多了几个限定词。

  首先,政策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倾斜,对于已然很拥挤的 K12、英语这样的普惠教育赛道而言,素质教育存在更多可被挖掘的机会。牛立雄认为,最大的细分市场 K12 竞争激烈,已经棋到中局,早期投资人的机会不多,在早期阶段现在看好在线素质教育、国际教育、早幼教这些赛道。吴世春说,艺术、体育等才艺类项目存在更多市场机会。“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这才是合理分配。”

  可以预见的是,教育行业部分细分赛道经过了两年的热潮,估值过高,未来要么拿出相应的业绩证明自己,要么会面临着淘汰和行业并购。而对于素质教育,还有很多细分赛道尚待开发,不怀疑未来小型独角兽将从这里诞生。而素质教育部分细分领域选手已经很多,不适宜再做过多布局。以少儿编程为例,作为今年至少发生了 40 笔融资交易,赛道一二级梯队基本完备,新选手破局机会已经不大。

  其次,“+技术”可以让教育项目更容易跑出来。韩彦表示,看好用技术打破教育资源不均的项目,比如光速中国投资的 AI 语培品牌葡萄智学。邓锋的观点也与他一致:过去几年教育核心将线下搬到线上,未来更讲究科技对教育的赋能。周炜说,未来将重点关注技术赋能的公司,比如进入教育 2.0 时代的 AI 教学项目。

  对于 2019 年的教育行业,牛立雄给出了两个建议:正向现金流,以及做长期投入。资本市场寒冬的背景下,资金向头部企业迁移,非头部教育企业需要改掉好时期养成的“大手大脚”习惯,勒紧钱包过日子,尽快实现正向现金流,提升造血能力。这一时期,同样是企业修炼内功的好时机,教研、师资、技术等曾被忽略的“基本功”都应该拿出来反复打磨。

  消费:C2B 和微信生态继续吸金下沉市场还有惊喜

  整个 2018 年,创投圈都在消费升级、消费降级、消费分级之间寻找机会。无论细分领域现状如何,“消费还在不断打破人们原以为的边界”成了这次 36 氪采访中不多的正向共识。

  “中国正处于日美都经历过的,从工业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向的阶段,”李丰说,他认为未来高负债买房的人会越来越少,加上随着城镇化普及将增加的一两亿城镇人口,都会带来新的增量消费市场。不同于日美的是,中国现阶段有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助力,不仅可以产生小而美公司,还可以产生发展快于、规模大于日美同周期的大公司。“大公司集中度可能更高,数量可能更少。”

  如何在大消费中找机会?在专注这一领域的启承资本常斌看来,消费正在发生本质性变革,社交工具、线下场体验、基础设施、供应链、信息系统 5 个关键点都在变化,而任何一个点的局部创新都意味着机会,“如果要成为超级玩家,就要全盘考虑,尽可能在多个点占据高位。”

  比如,李丰看好零售电商加供应链,投资了一个用中国的供应链赋能全球市场的项目。而童士豪看好社区团购、社交团购此类 C2B 模式。“2019 年社区团购、社交团购还会继续涨,一定会有眼睛一亮的东西出现。”他认为,经历过 B2C、B2B、C2C 之后,点对点的服务需求大多已被满足,基于群众力量的 C2B 模式将是未来的掘金方向。陈洪亮则认为,未来将诞生更多类似于社交电商,将人(用户)、货(商品)、场(消费场景)深度结合的机会。“人不仅是用户,还是营销渠道和合作者。”

  而由电商、小程序拉开帷幕的微信生态,2019 年依然是投资人的关注重点。吴世春告诉 36 氪,除了小程序、公众号,微信生态一定可以长出新东西。陈洪亮预测,微信生态将呈现两大趋势:其一,从实物电商向服务电商延伸,比如医美服务、保险服务;其二,从拼多多这样的低客单价平台,向高客单价渗透,比如车、房买卖。

  去下沉市场找机会,是投资人们的另一个共识。吴世春表示,喜茶、周黑鸭都是二三线城市起家,下沉市场容易诞生新机会。朱天宇也认为,三到六线城市的渠道下沉,将带来产品和服务的全国性品牌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寒冬下基金的选择不会延续此前的激进,而是围绕抗周期布局,稳定为主。符正表示,他将围绕单身经济、二孩经济、高质量文化内容等稳定需求的市场布局,选择已形成一定品牌效应、销售网络和用户基础,安全度过“0-1”阶段的企业。

  文娱:基金转型、行业冷却剩余机会屈指可数

  因为监管收紧和大环境趋冷,文娱基金进入下半年后的日子相当不好过。基金募资周期大幅延长,LP 的态度都是观望,而这样的情况在 2019 年难以有大的转机。

  “文娱不会那么快又起来,”吴世春直接给出论断。专注投资文娱的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也告诉 36 氪,大部分文娱基金已转型为更泛化的消费类基金,2019 年单一做文娱已经很难在市场上生存下来。

  “偶像经济可能是明年最后的窗口了。”陈悦天不禁感叹。一度火热的影视、游戏都遭遇了监管“黑天鹅”,纯内容的公众号、直播、短视频也先后经历了一轮优胜劣汰,机会不多。2018 唯一留给 2019 年的文娱投资线索,似乎只有一波偶像选秀类节目,所带来的偶像经济发酵。在偶像养成的新趋势下,偶像经纪公司将是为数不多的剩余机会。

  医疗:创新药备受热捧行业进入“黄金时代”

  另一个被誉为“抗周期的黄金赛道”的是医疗。不同于教育行业 2018 年“冰火两重天”的明显分界线,医疗行业呈现出了全面的“蓄势待发”,尤其以医药领域为甚。先是港交所为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零收入企业也能上市,解决了上市难和 VC 退出难的问题;而「我不是药神」的热播让全民意识到了医药自主的重要性。投资机构的迅速布局显得顺其自然。

  2018 年医疗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基本与 2017 年持平,在创新药领域,融资额甚至较往年有大幅增长,天使轮千万人民币,A轮上亿人民币已是常见。长期关注医疗投资的北极光邓锋告诉 36 氪,VC 强调轻资产、高增长,以前新药研发要花十几亿美元,要跑十几年,但现在模式、技术、政策都出现了变化——创业者可以将生产过程外包,新技术缩短了开发时间,香港推出了零收入上市的政策。“VC 可以更早退出了,”邓锋说。2018 年港交所首单生物医药 IPO,就是创新药企业。

  中国个人及家庭医疗健康消费的增长速度超过 GDP 增速,医疗市场有许多增量机会。具体来说,相对于激烈竞争、毛利快速下降的仿制药,创新药前景广大,多重利好加身,成为了投资人重点 sourcing 的对象。李丰就是其一,他告诉 36 氪,峰瑞资本正加快布局新药研发。

  流量退场技术为王

  B2B、企业服务持续发酵技术必须有落地能力

  消费互联网之后,市场主体将由人转向企业成为行业共识。人口红利渐失的中国市场,提高企业效率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助推器。企业服务、B2B、物联网等 toB 赛道在寒冬下仍能逆势融资,企业服务甚至超越电商,成为 2018 最热门的创业赛道。

  周逵认为,过去 10-15 年互联网创新带来了消费互联网的繁荣,再往后呼唤的是企业效率的提高。而新赛道之上,单纯的流量模式不再复用,“+技术”被机构不断强调。胡磊告诉 36 氪,中国工业已步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大家越来越重视效率提升、成品率改进、成本降低,基于此,“工业+技术”的投资越来越热,进入估值 1 亿的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短。

  因为重技术、强线下的特质,巨头的固有优势在这里不复存在,如果亲自下场,它们需要和初创企业真正地同场竞技,而非碾压式“一骑绝尘”。以周期长、门槛高闻名的产业投资,也将颠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手法,给新入局的投资人带来挑战。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说,不同于西方国家依次走完:建立早期工业化、通过资本完成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通过信息化和科技提升效率三个阶段,中国几乎是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同时启动。这也是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全球领先,而产业互联网仍相对落后的原因所在。

  toB 基础薄弱的背景下,习惯了消费互联网的投资人们将更多目光看向了更轻、更相似的 B2B 平台和企业服务。经纬中国合伙人熊飞认为,中国企业整体经营水平较低,无论用科技做 toB 服务提升供应链,还是用云计算软件提高内部效率,都能大幅提高经营效率。不同于美国上世纪 60、70 年代,没有互联网和云计算,只能从线下做供应链开始。他的直观感受是,经纬投资的很多 Saas 项目,包括北森、太美医疗、上上签、盖雅等,今年被很多后期机构投资了,“这一波 Saas 基本起来了,很多 toB 交易和服务也在高速发展,明年将有更多 toB 交易平台和服务公司跑出来。”

  他还指出,由轻到重,由前端往后端,是未来的趋势,“更难更重运营的供应链问题也亟待解决 ”。基于此,熊飞看好物流,教育,保险、医疗等新服务,“因为有技术,至少可以把传统实体机构效率拔高3-5 倍”。陈洪亮也看好前端是消费产业的 toB 服务,他认为“用现阶段相对发达的消费市场倒逼产业市场需求”会更加容易。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技术含量更重的赛道——5G、人工智能赋能的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开始受到关注。周逵表示红杉将投资新能源、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邓锋则看好“IoT+ 大数据 +AI”,比如以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搭配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基因和信息科技、生命科技的结合。蒋健告诉 36 氪,“5G、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enabled 的行业应用”将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为此宽带布局了 G7、涂鸦智能等物联网项目。杜永波甚至有个大胆的想象,未来传感器将取代智能手机,数以百亿级的传感器、终端将诞生几百倍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机会。

  对于偏技术的项目,商业化的问题不可回避。尤其在寒冬中,造血能力被无数次强调,能平衡好技术能力和商业化的项目将比纯技术类项目更受资本青睐。胡磊认为,工业制造领域,中国积累最多的是供应链优势,包括成本、效率和整个供应链的完备度,借此优势,在确定的市场机会下寻找进口替代机会是更加友好的路径,后续再叠加市场和产品能力。韩彦认为,企业不仅应该有科学家性格,还要强销售能力,看好离应用指日可待的技术。周炜认为,中国技术创新底子较弱,需要单点突破,大而全很难跑通,资本更偏好类似微创手术、教育行业的 AI 技术这种商业价值明显的技术。

  李丰也指出,技术创新首先要平衡技术能力和商业化,其次尽量不要改产业链结构,而是为产业链做增值,要不然消耗资金太大,再者要找到最大的商业应用价值,最后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以不被同方向的后来者赶上。

  下一个百亿美金级独角兽:“微软”或者“台积电”

  仍处于早期的产业互联网,投资人能在海外轻而易举地找到先进案例,以此类推中国未来3-5 年,甚至 20 年的发展路径。唯一的问题是找谁对标?从这次集中性的采访中,36 氪至少发现了两种方向:其一,微软这种主打企业服务的软件企业;其二,台积电这种走芯片等精密元器件的硬件技术企业。

  熊飞说,任何新兴领域第一波的机会最大,中国 toC 领域,腾讯、阿里是第一波起来的,美国 toB 领域,微软、Oracle 是 70 年代起来的第一波企业服务,它们现在依然是行业龙头。“中国目前企业服务是第一波公司,也有机会成为最大,未来 10-15 年会出现很多百亿量级的公司。”朱啸虎说,以前企业服务收入增长慢,一两千万人民币到头,但今年已经达到八九千万,企业的付费意识正在改变。“过去十年 toB 没什么独角兽,未来肯定不一样”。

  据公开数据,2018 年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企业达到 52 家,占总数的 30%,其中蚂蚁金服以 9000 亿人民币、阿里云以 4620 亿人民币、京东数科以 1330 亿人民币位居前列。不仅是巨头下场自己做,AI 技术企业商汤科技、餐饮 B2B 平台美菜网、钢铁 B2B 平台找钢网、物联网公司涂鸦智能等都到了百亿人民币估值。

  童士豪则直接断言,中国 toB 或精密元器件领域可以诞生下一个 AT。他以台湾为例,20 年前台湾主要做 PC、设备组装,主打芯片的台积电、联发科刚出现时也并不被看好,但正如当年台湾有富士康、英业达一般,中国大陆现在有华米、OV。“光是本土的订单需求,就足以诞生下一个台积电。”而且国际贸易紧张局势让海外购买难度增加,政府意识到芯片安全的重要,出台扶持政策,芯片领域的良好势头确定无疑。阿里去年就成立了芯片公司平头哥,亲自下场做芯片。

  大部分投资人都认可:中国 toB 可以诞生下一个微软。但难度也显而易见。韩彦告诉 36 氪,toC 可以平地起高山,toB 却要先种一片森林,等生态系统完善才能滋养巨头,而“目前中国只有几棵大树”。所以光速倾向于在 Saas、AI、IoT、大数据等多个领域散点布局,等待长得最快的“那片森林”。蒋健也说,toB 想要形成巨头的难度远大于 toC,不仅企业需求不像C端消费者那么同质,企业也会战略上掣肘,以免丧失议价权。

  除此之外,隐患也存在。邓锋告诉 36 氪,中国 toB 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国企拖欠民企的钱,大企业拖欠小企业的钱。对于一家小企业来说,付款周期可能长达两年,现金流周转困难,死亡率很高。

  2019 派创业者的样子

  精英创业时代开启:更懂行、更全面、更灵活

  什么样的创业者才能在 2019 年能跑出来?投资人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打过仗”、“懂行”这些词汇。简而言之,零基础的新人不适合在冬天里出来游泳了,这个市场将留给能在最恶劣环境下生存的“老人们”。尤其在消费互联网转入产业互联网的当口,行业经验更是被投资人们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邓锋说,草根创业成功的案例将越来越少,未来将是精英创业者的时代,对行业认知、技术能力、人脉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朱啸虎表示,消费互联网适合年轻人,而企业服务适合 40 上下、有经验的年长创业者。童士豪认为,没经验、只靠烧钱的竞争对手变少了,有经验、打过仗的这时候出来最好。蒋健说,产业互联网对创业者的行业经验、人脉、认知要求都变高了。陈洪亮说,过去两三年看销售能力,现在除了销售能力,更要看技术和数据能力,“中国创业是中长跑,数据分析和运营能力愈加重要,技术过硬才能留住客户。”

  经验以外,项目造血能力也是投资人考虑的关键指标。陈悦天认为,活下去最重要,相比于粗放型创始人来说,精打细算的创始人能活得更久,“不能大干快上,要从石头缝里挤出钱。”胡磊说,寒冬里投资人会更注重财务数据、经济模型的健康程度,资本不会再肆意砸钱到一个明星项目上。童士豪表示,消费互联网时代“烧几十亿美金才能产生规模效应”的企业,冬天几乎不会存在。

  对创始人能力的考量也越来越全面。曹毅告诉 36 氪,互联网下半场和大经济周期双重考验下,以前是产品、技术、市场、战略、融资的单项能力比拼,现在是更难的组织能力、全面能力的竞争。“未来这一年,需要‘抬头看天,低头做事’、‘练好内功,长期有耐心’、‘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即使一人难以全面,也尽量让团队做到全面。陈洪亮指出,今年要抱团创业,适合做 COO、CTO 的人才可以加入创业公司做合伙人,而不是一定要出来办公司。对童士豪来说,“懂互联网运营+行业经验丰富+全球化视角”是 2019 年最完美的创业班子,项目具备其二就已经优秀。

  另一个变化在于,创业者更加多元化。朱天宇认为,新一波平台公司的中高层骨干,比如掌握头条的用户增长能力,美团的人效模型能力,小米的硬件(销售和供应链)能力,AI 独角兽用大量资金试错得到的场景落地和工程能力的人才,将是下一波创业者主力的“新四军”。创业市场不再是上一代的“老三样”,即百度技术、腾讯产品、阿里地推。

  寒冬之下,活下去最重要,“顺势而为”成了基金和创业者的共识。吴世春劝诫创业者身段要柔软一点,不能一味倔强,“时势造英雄,也能毁英雄。”正如项羽,“能过江东就得过去,过去就可能重整旗鼓,你死守江边就是不行。”陈悦天也说,“坚守值得坚守的事情,无意义的事情不会因为坚守而有意义。”

4. “量子裁剪”助力智能建筑:可降低光伏成本

人类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进一步突破能量转换效率,助力“智能建筑”,走向“万物互联时代”已是刻不容缓。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吴凯丰团队基于稀土金属镱掺杂的纳米晶材料,首次提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并基于该概念,制备了高效率太阳能聚光板原型器件。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什么是太阳能聚光板?

  荧光型太阳能聚光板(Luminescent SolarConcentrators; LSCs)由W。 H。 Weber 等人于 1976 年首次提出,作为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低价补充方案。

  它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大面积太阳能捕获装置,由发光团通过涂覆或镶嵌于透明基底(如玻璃板等)构成。发光团在吸收入射到板上的太阳光子之后发出光子,由于基底和空气折射率的差别,大约 75% 的光子会进入全反射模式进而被波导到板的边缘,用于激发贴在边缘处的太阳能电池,从而实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如果聚光效率足够高,一块 LSC 加上边缘处的少量太阳能电池在功能上等同于一整块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这将大大降低光伏产能的成本。

  此外,全/半透明的 LSCs 可直接集成到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里面成为太阳能窗户,从而将现在的耗能型建筑物转变为在能量上自给自足的产能单元。
“量子裁剪”有何作用?

  传统的 LSCs 受限于发光团较低的荧光效率(通常小于 80%),以及自吸收损失,导致器件内部光学效率一般小于 60%。

  量子裁剪(quantum cutting)是一种新奇的光学现象,基于该效应的材料可吸收一个高能光子,同时释放两个低能光子,满足能量守恒的基本物理规律。因此,理论上可将发色团的荧光量子效率翻倍;同时,由于发光波长远离材料带边位置,可完全抑制发色团的自吸收损失。
“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提出

  吴凯丰研究团队提出,基于量子裁剪效应的 LSCs 理论上可实现 200% 的荧光量子效率,同时完全抑制自吸收损失,因此,内部光学效率(ηint)可重新定义一个新的理论极限为 150%。研究团队合成了稀土金属镱掺杂的 CsPbCl3 纳米晶,发现其荧光效率高达 164%,表现出典型的量子剪裁特征。动力学测试表明,高效的量子剪裁过程发生于皮秒级别。

  采用此类纳米晶制备出原型的量子裁剪 LSCs,实现了约 120% 的器件内部光学效率。可预期的是,通过进一步优化器件和提高太阳光吸收能力,可在大面积 LSCs 中突破 10% 的外部光学效率(ηext)


有何实际应用?

  该研究首次提出了“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在降低光伏成本、实现智能建筑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市区可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的面积日益减小,但建筑物窗户面积充足。高效率、低成本的 LSC 方案可用于实现全/半透明太阳能窗户。同时,也可将此方案应用于能量上自给自足的“智慧交通”,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LSCs 也可用于温室(greenhouse)大棚领域。研究表明,植物对红光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结合 LSCs 技术构建温室大棚,可优化植物生长,同时发电。

【今日学习必备】

【Linux面试真题】- 实现从IP地址到以太网MAC地址转换的命令为?

A、 ping

B、 ifconfig

C、 arp

D、 traceroute

正确选项为:C

【Python面试真题】- 介绍一下Python中webbrowser的用法 ?

webbrowser模块提供了一个高级接口来显示基于Web的文档,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简单的调用open()方法。
webbrowser定义了如下的异常:
exception webbrowser.Error, 当浏览器控件发生错误是会抛出这个异常
webbrowser有以下方法:
webbrowser.open(url[, new=0[, autoraise=1]])
这个方法是在默认的浏览器中显示url, 如果new = 0, 那么url会在同一个浏览器窗口下打开,如果new = 1, 会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如果new = 2, 会打开一个新的tab, 如果autoraise = true, 窗口会自动增长。
webbrowser.open_new(url)
在默认浏览器中打开一个新的窗口来显示url, 否则,在仅有的浏览器窗口中打开url
webbrowser.open_new_tab(url)
在默认浏览器中当开一个新的tab来显示url, 否则跟open_new()一样
webbrowser.get([name]) 根据name返回一个浏览器对象,如果name为空,则返回默认的浏览器
webbrowser.register(name, construtor[, instance])
注册一个名字为name的浏览器,如果这个浏览器类型被注册就可以用get()方法来获取。

>【就业喜讯】

【学员喜讯-759期】- 马帮学子众多offer供选择,找工作一看发展,二看薪资,在马哥教育学到了真正的技术,跳槽加薪才更有优势!

三星电子CEO:半导体业务受冲击是暂时的,AI是核心战略!【马哥教育新闻快报347期】

【今日直播】

1、揭秘远程控制、集群通讯的核心技术——60分钟掌握SSH免密登录(10:30-11:30)

2、怎样使用人工智能实现反欺诈行为(15:00-16:00)

【近期开班】

Linux面授班:2019年3月4日(北京)
Linux网络班:2019年1月19日(网络)
Python面授班:2019年3月18日(北京)
Python网络班:2018年12月29日(网络)




相关新闻

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好评如潮的Linux云计算运维、SRE、Devops、网络安全、云原生、Go、Python开发专业人才培训机构!